陈加皮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新大文学xindawenxu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许是不忍老城墙里的房子破落,这两年来,台风只是象征性地扫过尾巴,摇晃落树叶,没舍得掀翻一片瓦。
两年里除去暴雨,陈你家的瓦房很少漏水,也不用担心半夜里被雨水打湿蚊帐。
时间就这样过着,因着年老,罗素芬渐渐对家务活放手。陈进稷除去地里的轻活,体力活皆由工作在几十里外的陈书民时不时回来帮忙,他得以有空暇的时间去当地的鳌鱼寺写祭文。
虽说是寺庙,可也许了不低的工钱,还给帮忙的人发猪肉,改善了一家的伙食。
陈他上了普通中学的重点班,学校就离南青镇上的大姑家不远,他骑着大姑家一辆闲置的自行车,每周回来一次。
而陈我依然那么瘦,在比以前有余却也不算富裕的这年,他已经喝上订的鲜牛奶。
因为陈书民工作离家近了,孩子也都长大,邓文华少操‘了许多心,笑容也多起来。不过繁琐的家务让她的好心情没有持续太久,也因此多次和丈夫无缘无故地吵起来。
许多人和事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,但陈你仍旧乐观得像个没有伤疤的傻子,无畏地坚持着许久以前的“含羞草”信念。
六年级的女孩有的已经来了初潮,她还像个不懂生理结构的稚子,对于自己开始发育的胸部感到自卑,成日里感含胸驼背地不敢穿单衣服。
大夏天套着旧衬衫的陈你,让邓文华多注意了两眼。她随口提的一个口头约定,让半大的小姑娘记了许久,常常在夜里笑着做梦。
一个没有日头炙烤的阴天,邓文华恍然想起说过的话,拉上总也缩起肩膀的陈你,拍了拍她的背,“挺起腰杆,像个什么样子!”
远远的三轮车鸣喇叭了,一元钱一个人的车马费,她们颠簸了半小时到集镇。
陈你望着异于村子宁静的热闹,目接不暇地转着眼珠子。上次趁圩还是去年岁末,妈妈带着他们三兄妹出来买过年的衣裳。
邓文华转脚进了一家,货堆得只有一条小缝下脚的商店,陈你不太好意思进去,因为里头挂了整面墙的胸衣。
她就站在门口支起的摆袜子的木板旁,躲着外面路人无意的眼神,低头踢着脚尖故作无事。
小店狭长,没有窗户,阴暗得要亮电灯。里头邓文华对周转在几个妇女间的老板问:“宽松一点的短打底有吗?”
老板拔高声调应:“诶!马上来!”
“哎呦!是你啊!好久没来了,新出来聚拢的文胸,纯棉布海绵超软,要不要看看?”
不等顾客开口,老板熟练地从架子上摘下一款文胸,摆弄着面料手感,嘴不过脑地张口就是一堆专业术语。
邓文华听得连连点头,逐渐放下手中捞着的打底背心,专心地研究这件新款胸衣。
“里面还能放磁珠袋?”
老板一听,有戏了!也干脆不搭理别的顾客,专心服务邓文华。
“对啊!想放就放,不习惯也可以不放,起按‘摩作用的,我试过很舒服!这个号你穿正好,还有两个色,最后了,补货都补不到,要不要来?”
“这个多少钱?”
“嗐!老顾客肯定给你最实惠!你也可以先拿回去穿,以后再给也行......”
凉鞋鞋头都快被陈你踢变型了,邓文华才拎着两个袋子走出来。一个黑塑料袋甩过来,她接住的同时也看到另一个有红色花的胶印袋。
最后又买了两条棉底裤才走出这家店,陈你抓着自己的两个黑塑料袋,默默跟在身后。
接着到了一家女装店,邓文华指着陈你,让店主拿些简单的t恤休闲裤。
以前买衣服她很少带孩子试,大概尺寸买回来,不合适再换。不过陈你正在长身体,街上很多服装店都不会进太大码的童装,就只能到成人店铺。
店主打量了眼微胖的小姑娘,迅速挑出两套简单样式的宽松衣服。
陈你在妈妈的示意下接过衣服,到一个墙角拉上窗帘试衣服。外面两个大人侃侃而谈起来,毫无意外又是那些话。
“那是你女儿啊?你这么年轻,看起来像两姐妹一样......”
邓文华结婚早,又会打扮,对这些夸赞听得多了,不过谁会嫌赞美少呢。
“结婚早而已,我已经30多了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