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府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新大文学xindawenxue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开先寺建在五老峰下,原是南唐中主读书时改建的,寺内楼台掩映,寺外古木参天。
参廖带着苏轼,谢运和米芾回到开先寺,他先是带三人来到自己借住的僧房,然后告知寺内和尚再收拾出来三间僧房间备用。
寺内清净,旁边刚好有两道大瀑布,一道是马尾泉,一道是飞玉瀑。
四人静坐僧房,隐隐可以听到外面瀑布湍急的水流激越的声音,偶尔传来几声蛙叫。
参廖给三人泡了壶淡茶,“我去厨房看看,做一顿简陋斋饭,你们先喝杯茶。”
苏轼也不客套,道,“好,快去快回,我今天早上吃过一个煎饼,中午都没来得及吃饭,现在确实饿得不行了。”
参廖也不在意,一笑出门去了。
过了不久,参廖端着四碗素面回来。
他开门时,谢运注意到外面又淅淅沥沥下起了雨,门一开,一阵冷风铺面而来。
他把四碗面放到桌上,还热腾腾冒着热气,上面几颗青菜,每个碗里卧着一个荷包蛋。
参廖把筷子分给几人,“快趁热吃吧,寺里面食材有限,只能煮碗面给你们暂时充饥了,这几个鸡蛋还是我之前偷偷带的,我知道子瞻是无肉不欢,等明天我带你去山脚的镇上逛逛,找家酒楼带你们大吃一顿。”
苏轼捧过面碗,大大地吃了一口面,又咬了一半荷包蛋,“这倒不急,我们这次来是想尽兴地游一遍庐山,参廖你应该对这里很熟悉吧?”
参廖点点头,“你们想去什么地方?”
苏轼转头看向谢运,“谢道长之前说那个看日出的地方是在哪?”
谢运道,“含鄱口。”
参廖听到这个,赞同地道,“对,看日出就得去含鄱口,不过要去的话得早点,只是看今天这个天气......不知道明天早上能不能看到日出。”
苏轼道,“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何况今天还下了冰雹,明天应该会是个晴天,我们早点起,如果到时候天晴的话,我们就出发。”
参廖道,“明早出发就太晚了,如果要看日出的话,至少要在头一天晚上就出发,看日出最好的位置,在含鄱岭上的望鄱亭,要爬上去,至少也要两个时辰。”
米芾已经秃噜秃噜喝完了一碗面,他听到这个,遗憾道,“那我们今晚就得出发了吧?”
参廖笑道,“我觉得你们还是先在开先寺内住上一天,好好休息休息,等养足精力之后,再去游庐山。”
谢运和苏轼都觉得参廖说得在理,三人便暂时在开先寺住下,休息一天,准备第二天晚上去登含鄱岭。
-
谢运在出发之前,回到房车拿了一个背包,装些酒水饮料,水果点心之类的。
当晚,他们背着大包小包,和参廖一起提灯登山。
参廖只带了两个酒葫芦,据他说,里面装的并不是酒,而是水......
苏轼听他这么说,兴致顿时扫去一半,“我还以为你带了两壶好酒,原来是水啊......”
参廖在最前面给他们提着灯笼,“寺里没酒,你们三个这大包小包都背得什么?爬山背这么多东西,不累吗?”
谢运这时确实有些后悔,谁知道爬山这么累啊,但现在后悔已经晚了,只能背着坚持到山顶。
-
四人是在后半夜登顶的,来到往鄱亭占了个好位置。
这亭子建的画栋飞云,珠帘卷雨,十分壮丽,此时在亭上往下看,见含鄱口神气活现的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,张着大口似乎要鲸吞鄱阳湖水。
今夜果然是个大晴天,清亮的月光照在两座山峰和远处的湖面上,两座挺拔,漫山葱茏的大山,和波光粼粼的湖面交相辉映,极目远眺,湖光山色,峥嵘千里,尽收眼底,犹如人间仙境。
参廖望着远处,道,“千里鄱湖一岭函,说的就是这景观,今天倒是没什么人。”
谢运和苏轼,米芾,参廖,找了张桌子坐下,山顶比山下要冷很多,几人取出早就预备好的披风穿上,谢运则提前准备了一块珊瑚绒毛毯,把自己裹了个严严实实。
参廖把灯笼放在桌子正中间,大家裹着衣服围桌而坐。
谢运从背包里取出四罐啤酒,和提前准备好的几样零食,四个人便喝酒,边等着湖面的日出。
不知不觉,湖面蒙气传光,渐渐涌起一片光明。
湖面上飘着的几朵浮云,已经染上了一片红光。
“太阳要升上来了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